搜尋還是瀏覽?熟悉度如何影響我們的名稱及行為?

在認知心理學研究中,熟悉度會造成人們的使用名稱不同,這可能可以作為解釋搜尋或瀏覽行為的一個面向。

--

你知道圖片中這杯是什麼嗎?

Photo by Ke Vin on Unsplash

這杯就是最近讓周杰倫唱紅的酒精飲品 — Mojito!

如果你的答案是「飲品」、「調酒」、「酒精飲料」等,那麼你大概對酒精飲品沒什麼特別的研究;但是,如果你能直呼其名「摩西多(Mojito)」,能夠使用如此具體的名字,代表你可能對調酒特別熟悉。

人們會使用許多不一樣的名字去描述一樣物件,從抽象到具體,我們會大略把他分為上屬層次、基礎層次、下屬層次。一般人大多都會使用基礎層次的名字,但當我們越熟悉一樣事物,我們便會使用更具體的名稱。

上屬層次(Superodinate Level):飲品(beverage)。
基礎層次(Basic Level):酒精飲品(alcohol)、調酒(bartending)。
下屬層次(Subordinate Level):摩西多(Mojito)。

熟悉度對使用名稱的影響?

Anaki 和 Bentin (2009)的分類研究更進一步地發現,熟悉度不僅會讓人們偏向使用較具體的名稱,熟悉度也會抑制人們對基礎層次名稱的反應。也就是,當我們很熟悉某項事物的時候,反而會讓我們對該物品的基礎層次名稱的反應較一般人都還更慢。

舉例來說,調酒師對調酒的熟悉度很高,因此可以輕易反應出具體的名字,例如,血腥瑪麗、粉紅佳人、長島冰茶等,但也因為他的高熟悉度,反而弱化了他對「調酒」這個大眾常常使用、位於基礎層次名稱的連結,他對這個普遍詞彙的反應速度比一般人都還更慢。

(1)高熟悉度的人會對右圖下屬層次名稱的反應速度較快,(2)高熟悉度的人對左圖基礎層次名稱的反應速度比一般人都還要慢。

熟悉度又會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

UX議題:搜尋 vs. 瀏覽

人們在網站中的行為主要依靠兩者:搜尋(search)及瀏覽(navigation)。許多文章都在比較這兩個行為,可能有很多面向可以解釋搜尋或瀏覽行為,但在此篇文章中,我將只著重在熟悉度的這個面向:

熟悉度如何影響人們的搜尋行為

在使用電商網站時,人們會依據對商品的熟悉度來決定使用搜尋還是瀏覽找到他們想要的物品。譬如說,如果我今天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我想買小老闆海苔,我傾向直接搜尋它;但如果我今天的目標不明確,我想買我弟的生日禮物,或者湊免運,我就可能會在電商網站中慢慢瀏覽。

以剛剛的研究來解釋的話,就是當我們熟悉度很高、對該物品的名稱極為具體,我們會傾向直接搜尋而非瀏覽,因為 (1) 當我們瀏覽網站頁面的時候,我們會看到許多上屬層次或基礎層次的名字,我們對於過於抽象的名稱本來反應速度就比較慢,而且 (2) 因為我們很具體地知道自己要什麼,反而弱化了我們對它與頁面上基礎層次名稱的連結,例如:小老闆海苔是屬於休閒零食的,對商品高度熟悉的人需要比一般人更長的時間反應。

購物網站的選單名稱皆為較抽象的上屬層次與基礎層次,所以當人們對欲買商品較具體時,會傾向搜尋而非瀏覽。以MOMO購物網為例。

頁面瀏覽的設計

因為熟悉度會提高人們直接使用搜尋的比例,所以頁面瀏覽的設計主要是給那些不具體知道自己要買什麼的人。例如,在電商網站中,通常都會推出節慶組合、特價組合、排行榜,或是適合免運的商品幫助那些沒有明確目標的人,若設計得當,也能因此得到更豐厚的營收,因為比起搜尋,瀏覽會讓人消費更多。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我們的導航設計多麼出色,我們都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心理模型。具體一點來說,網站選單的名稱設計一定會盡量以基礎層次的概念為主,因為人類知識大多都位於這個層次,它有效地平衡了物件的抽象性與專屬性,所以我們總是會在休閒零食之下看到小老闆海苔,在樂器底下看到低音貝斯吉他,雖然對物品熟悉度極高的人來說反應可能會較慢,但對於漫無目的瀏覽頁面的大部分人還是有幫助的。

設計師只需要確保的是最重要的內容擁有合乎邏輯的導航路徑,可以參考競品或以卡片整理(card sorting)的方式來找出滿足人類心理模型的分類架構。一個清楚的架構,不僅對瀏覽有益處,對搜尋也有幫助。

Photo by UX Indonesia on Unsplash

結論

當我們在劃分用戶輪廓(Persona)的時候,應多加考慮「熟悉度」這個因子,因為熟悉度不同,使用的字彙、行為或習慣就可能不同,舉例來說,熟悉度高的人會使用較具體的名稱,且搜尋行為可能多於瀏覽行為。但,因為使用者的變異性很大,無論我們怎麼設計可能都無法討好每一位用戶,所以,決定產品的目標群眾,並讓他們擁有合乎邏輯的導航路徑是很重要的事。

謝謝閱讀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拍手1-10下。
如果喜歡閱讀關於使用者經驗文章,請幫我拍手10-30下。
如果單純喜歡我的文字,希望看到更多的話,請幫我大力拍手30-50下。
請記得Follow Yu-Ching Lin 讓我與你分享更多好文章!
也歡迎你在文章底下留言,很樂意也很期待跟你討論或聊天~
https://medium.com/as-a-product-designer

--

--